![]() |
![]() |
本报讯(记者 宋苑丹)2008佛山经营城市论坛暨城市可经营项目签约仪式昨天上午在佛山宾馆举行。本届大会由佛山市政府联合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共同举办。广明高速公路西樵至陈村段、顺德北滘港扩建工程等83个项目成功与投资经营单位达成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到442亿元,而到会专家则认为,在经营城市方面佛山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未来的探索中可以教育文化等公益项目为重点。
20项民生工程成功签约
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表示,目前佛山的城市可经营项目涵盖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同时也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据了解,今年共有20项民生工程成功引资,包括投资总额8.5亿元的第二水源建设、投资总额1亿元的天然气管高压网工程等等,这20项民生工程引入的资金总额近74亿元。
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天明说,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环保、供水、供电、供气、主要标的的冠名权以及各种产业等项目,政府都应尽可能地通过资本化手段、措施和管理方式,把它们交给市场和社会。他说,佛山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取得了多放共赢的成效。他同时表示,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兼顾各方利益,加强监督管理,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对政府而言,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绝不是一推了之,而是引资和监管并重。”
据了解,佛山已出台《城市可经营项目监管暂行办法》,对政府监管部门及职责、监管措施、应急处理、经营权的回收与终止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等亦在会上作了专题演讲,并表示,在经营城市方面,佛山仍可继续探索。
专家:高等教育应成为重点
“竞争能使一个官僚变成企业家;而垄断则可以让一个企业家变成官僚。”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可经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对经营城市一直非常关注,他建议,未来公益性项目如高等教育、文化;基础项目如关系城市网络发育的轻轨、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高新产业、创意产业一类的先导型项目应该成为经营城市的重点。
TAG: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