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应该认真审视当地的投资环境。今年5至7月,赣州市相继荣膺粤商、浙商和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在纷纷看好赣州未来发展的同时,不少人在探究:赣州如何从一个老区农业市成长为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城市,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艰辛?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纵深推进十大体系 实现体制机制新跨越
体制机制差距是形成赣州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的症结所在。从2004年开始,赣州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十大体系。
建设十大体系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系统工程。为此,赣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先是组团到沿海发达城市考察、学习、挂职锻炼,接着从文件制定和承载十大体系的物质建设入手,推进十大体系进工业园区、进市场、进社区,至今已出台了10个主体文件和93个配套文件,废止了83个不合时宜的政策文件;确立十大体系重点项目174个,完成投资近20亿元,迅速缩短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体制机制差距。
如今,投资商在赣州所享受到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使其投资成本大为降低。赣州货物每次通关耗时由过去的数小时、手续费几百元缩减到如今的8分钟和2元钱,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一个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用工1000人、货柜1200个的企业,在赣州运营成本比珠三角地区平均每年低500万元左右。
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实现产业层次新跨越
经济的追赶,关键在于产业层级的跨越。作为一个发展中地区,极易发生与发达地区经济同质同构的产业竞争,因此,赣州着力实行错位竞争。
赣州是稀土王国和世界钨都,发展钨、稀土和氟盐化工等资源导向型产业具有绝对优势。赣州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重点技术装备,发展钨、稀土和氟盐化工高端产业,加快向应用产品等产业链终端延伸。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赣州市矿山综合回采率提高4个百分点,节约矿产资源20多亿元;在原矿开采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钨、稀土、氟盐化工产值却分别增长了6倍、9.3倍、4.7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其中钨、稀土工业产值已超230亿元;中化、华星集团等一大批大企业落户赣州,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改写了赣州没有10亿元投资规模企业的历史。
尤为可喜的是本土民营企业的茁壮成长。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不断发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吸引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南大学、赣南科学院在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和钨业研究所,在全球率先实现纳米级钨粉和碳化钨粉的生产。如今,公司年销售额超10亿元、税收超亿元,对欠发达地区走出新型工业化之路具有引领作用。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承载能力新跨越
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交通、电力是重要因素。赣州市通过市场运作,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政出资不多的情况下,新建了赣粤闽湘边际最大最先进的民用机场,组建了全国首家地市级航空分公司,可快速通达全国50多个重要城市。赣州的高速公路也快速拓展到近300公里,2010年可达700公里。交通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与珠三角地区的空间距离,企业运输成本逐年下降。
同时,赣州科学规划建设了16个省级工业园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香港工业园,提高企业上下关联度,避免了重复建设,用工、用地、用电等需求相对能得到满足,企业拥有舒适的生产、发展环境。有数字表明,入驻赣州各县(市)工业园的企业七成以上增加了投资,扩大了生产规模。
引进科技与人才 实现创新能力新跨越
要想实现追赶与跨越,归根结底靠技术创新和智力支撑。
赣州市全力推动企业作为引进人才与技术的主体。该市依托钨、稀土等产业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广泛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该市努力打造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建立江西省民营企业首个博士后工作站。依靠科技创新,赣州市钨、稀土实现了由资源开采、初级冶炼为主向生产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升级。不少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售价高达每吨100多万元,比原矿高出10倍以上。中国五矿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大型企业相继落户赣州,崇义章源、江西耀升工贸等本土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
赣州市还面向基层和乡镇吸引人才充实新鲜血液,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已面向全国高校选拔了1000名优秀大学生到乡镇工作。选拔生的到来激发了当地乡镇干部学习的欲望,互相学习、相互赶超的浪潮此起彼伏。
本报记者蔡超然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企业投资 出资 出口 出口加工 人力资源
TAG: 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