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钮怿
一个月间,上海第一批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纷纷明确了实践载体、拿出了实施方案。记者注意到,结合本系统当前最迫切需要突破的问题拟定研究课题,是上海本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
一些领导干部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能否通过学习推进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能否通过实践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关系到上海能否保持良性发展的态势;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把新现象、新问题摆在每一位党员的面前,促使大家边学边问、边学边想、边学边做,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上海实现新崛起的强大动力。
边学边问,聚焦“疑难杂症”
10月初,在上海第一批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负责城市建设交通工作的黄融提出了一个问题:上海究竟为什么这么堵,而且是路修到哪里就堵到哪里?仅仅是因为车多吗?北京的汽车保有量是上海的两到三倍!
讨论随之展开,一个新的共识有了雏形:北京的东、南、西、北都有成规模的商业中心;与之相比,上海更像一个“同心”城市,文化、商业中心基本集中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市民的活动范围被动扩大,交通需求自然上升。“城市副中心和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可以成为我们突破交通瓶颈的机会。”黄融强调,在这些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务必科学地设置功能,使它们能从各个方面分流中心城区的压力。
带着问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在讨论中共同“诊断”发展中的“疑难杂症”,第一批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好风气如今正在各个单位延续。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杨国雄在系统动员大会上向全体党员提出,要带着五个有关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问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市金融工作党委不但结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需求提出了“八个如何”,而且多次专题研究与在沪中央金融单位的活动联动方案,力求在联动中破解发展难题。
边学边想,理解“以人为本”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对此次改革提出要求:“不是简单地机构撤撤并并、人员进进出出,关键是要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对照,上海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政府,是上海亟待破解的课题。在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的同时启动此次机构改革,无疑会自上而下地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思考“什么是以人为本”。
记者注意到这样一条消息:卢湾区把人口研究融入区域发展规划,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白天人口研究”。作为上海区域面积最小的城区,卢湾此前已经启动了“留商预警机制”,并解决了写字楼里常见的停车难、吃饭难——效果引人深思:截至今年9月,上海50幢税收创亿元的商务楼中,卢湾区占了13幢。
从关注GDP到关注楼宇发展,再到关注人的需求,上海的一些中心城区似乎已经较早地理解了“以人为本”对于发展的意义。昨天上午,长宁区虹桥拓展办公室在虹桥、中山两个商务集聚区启动了构筑服务联盟、联手打造商务配套服务“六便利”建设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软环境优化,是对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新考验,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边学边做,追求持续发展
来自上海化工区管委会的消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投资意愿受到影响的环境中,上海化工区吸引外资逆势上扬,从今年初至今已批准项目30个,吸引投资36.6亿美元,提前完成了全年35亿美元招商任务。有关方面表示,上海化工区充分发挥一体化开发所特有的节能降耗、环保增效等优势,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显露出了巨大的魅力。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上海不少单位主动“先行先试”,从“点”上进行了各方面的探索。令人欣喜的是,“先行者”通过践行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效果如今逐渐显现,并对上海各条战线发挥着“正向激励”的作用。特别是在节能减排工作上,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看到了“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点”上的探索正在向“面”上推进。在崇明,“生态”成了所有项目建设的第一要求,目前,一栋综合使用了10多项生态技术的生态办公示范楼正在建造之中,其综合能耗节约高达8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60%,是目前国内节能比例最高的生态建筑之一;年内,还将有一条“生态公路”——崇启通道开工。在嘉定,今年将投入2000万元对区内年节能量在200至500吨的企业进行不同额度的资金补助。在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从长风公园到中环线沿苏州河2.7公里的滨水岸线改造和500多亩大型绿地与商务楼宇建设同步实施……这一现象令人不由热切期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尽快成为上海全体党员干部的自觉选择。
TAG: 东方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