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万专报道在特区外,主干道交通设施已向深南大道看齐,次干道以及支路也即将于明年始依次“扮靓”。昨日下午,张思平副市长率队视察宝安、龙岗所辖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善工程建设情况,记者随队采访发现,该项建设一期工程6亿元投资已接近完工,特区外部分主干道路面已大变样;明后两年,我市还将继续投资14亿元完善特区外次干道以及支路交通设施建设。
经常在特区外开车、乘车的朋友都知道,一关之隔,不仅红绿灯和标志标线的设置不一样,就连路牌的字体都不同。由于各种原因,特区内外的交通状况差别犹如“两重天”。然而,从今年年底开始,这种情况将逐步发生改变。昨日下午,张思平副市长率队先后视察了龙岗区锦龙大道-中山大道、宝安区沙井中心路-北环路等主干道交通设施完善情况。记者沿路看到的一座座指示路牌都是此次改造过程中新增设的,其款式和深南大道的指路牌一样。路口其他的交通安全设施也已安装完毕,包括指路标志、警告标志、隔离护栏、防爬网等,路口水泥墩端头还放置了太阳能反光防撞沙桶。此次改造从2008年开始至2010年,历时3年,按照“先主干道、再次干道、后支路”的规划,对“三区”主要道路包括市公路局所辖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分期分批进行完善。完善的设施包括主干道标志标线、中间护栏及交通信号、监控设施等,力争在3年内达到特区内主干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水平,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
据悉,包括坪葵公路、横岗红棉路、沙井中心路等特区外60余条主干道路已在此次改造中旧貌换新颜,改造范围涉及23个街道办。市交警局负责人介绍,经过此次完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所有信号路口将全面建设覆盖“电子警察”,其中还包括建设分车道抓拍不按车道行驶的新型悬臂“电子警察”。到2010年,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城市主干道的交通监控设的标准施将不低于市区内深南路交通监控设施的标准。
TAG: 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