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学“会客厅”敞亮春风里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8-12-23 09:26  作者: 网友搜集  来源: 东方网-文汇报  查看: 670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本报记者任荃

  走进南昌路47号,一幢法式圆拱门建筑,如沐春风。半个世纪前,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亲笔题写了“科学会堂”四个大字,全市科技工作者从此有了自己的家——上海市科协。

  诞生于“向科学进军”的年代,成长在“科学的春天”里,投身到“自主创新”的热流中——市科协50年,日渐敞亮的科学“会客厅”印刻下几代上海科技工作者前行的足迹。这里已不仅是科学家的“心灵家园”,也是市民中家喻户晓的“科学地标”。

  大蓝图中找坐标

  驱车从沪宁高速公路安亭出口驶下,占地68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气势恢宏地呈现眼前。鲜为人知的是,作为上海四大产业基地之一,安亭汽车城的最初设想与布局,始于22年前市科协的一份咨询报告。目睹纸上建议化作身边现实,当年以“首席顾问”身份参与规划的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杨槱院士不禁感慨万千。

  光阴荏苒。两三年前,市宇航学会50多位专家联合递交的一份千余页厚的规划建议,寄托了上海航天人的新世纪梦想——打造上海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在圆中国人飞天梦的同时,让天上的技术人间开花。目前,航天新区建设如火如荼。2010年,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将在上海西南崛起。

  50年来,市科协始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努力构建政府决策咨询的“思想库”。在无数次的灵感碰撞中,一条条书写历史的真知灼见相继诞生。从以宝钢为代表的国家特大型建设项目论证方案,到黄浦江二期引水工程及上海水资源利用建议,再到力推“星期日工程师”走向生产一线……都凝结着申城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振兴上海的拳拳之心。

  当然,令广大科学家津津乐道的,还有“大家庭”中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老一辈科学家清楚地记得昔日科学会堂里一排可以随便坐坐、拉拉“学术家常”的藤椅;新一代科学家则爱上了科学会堂思南楼里“科技会所”的那片宁静:“一杯香茗,三五同道,议议学术热点,聊聊工作近况,创新的火花没准就会在不经意间迸发。”

  不拘一格荐人才

  在今天揭晓的“第四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中,29岁的上海交大研究员师咏勇算得上“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20年前:当34岁的郭亚军当选“首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时,不过是一名刚刚博士后毕业的“小字辈”。

  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身份,是市科协向社会传递的人才观。为使更多有潜力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科技大家庭的“管家”不断探索领军人物、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扶持、举荐和凝聚机制。自1989年市科协倡议和开展“科技精英”评选,至今已有20年。在评选出的100多名获奖者和提名者中,总共走出了34位两院院士,有数十人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家科技奖的主要完成人,成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功臣。

  随着四五十岁的中年科技工作者队伍日益壮大,市科协开始关注更年轻的“后辈”。始于2002年的“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旨在提携40岁以下的年轻人;“飞翔计划”专为35岁以下的青年会员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晨光计划”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出版难,专门助其发表专业处女作。

  除了年龄、背景,不拘一格的举荐观念还体现在海纳百川的人才结构上。从来源看,早几年的科技精英可谓本地人才一枝独秀,现在则是“本地培养、外地引进、留学归国”百花齐放;以往,精英们几乎清一色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最近几届,企业专才逐渐崭露头角——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选比例达到4∶4∶2。

  “扮靓”科学润新苗

  南京路世纪广场,身穿“魔术服”的科学家手拿道具摆起了噱头:“大头大脑”的鸡蛋如何才能“哧溜”钻进窄口烧瓶中?在去年的上海科技节上,一场风格另类的科学“街头秀”悄悄“绊”住了路人的脚步。虽说只是一个有关空气压力的小实验,独特的讲述方式却将科学的魅力送达人们心头。

  从街头、弄堂里的宣传画、黑板报,到公园、广场上电子科普画廊里播放的动画片;从上世纪80年代的“科普之夏”到如今一年一度的“上海科技节(周)”……身为“科学大使”的市科协一直在思考如何扮靓科学的“脸”,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正随风潜入夜。

  “变脸”首先从关注“未来的花朵”开始。置身“做中学”课堂,老师并不轻易回答孩子们的“为什么”,而常常反问大家“你们怎么想”,启发学生大胆动手,大胆假设,并试着自己回答。独立评估机构的调查报告发现,八成参与过的孩子不约而同爱上了“做中学”。

  除了面向幼儿园与小学的“做中学”项目,2003年,本市启动面向初、高中的“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上海试点项目”。市科协组织全市30个学会的300多位科技专家编写“资料包”,内容涵盖基因工程、纳米科技、智能交通、生物国防等多个前沿科学。目前,这一紧贴时代的科普课程已在本市二期课改的高中拓展性课程中全面推广。

  经过“科学大使”的不懈努力,申城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日渐浓厚。第七次上海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上海每百人中有10.7位“科学知音”,市民科学素养十年提升了3倍。


Google


TAG: 东方网-文汇报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成都隧道发生疑似瓦斯爆炸 致22人受伤 一人死亡(图)
  • 【重磅】2014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市政合格标准降为88
  • 湖南路桥“变身”国有独资企业 开启发展新篇章
  • 揭秘“有证一族”:屌丝5年拿3职业证 8年买2套房
  • 晋济高速山西段隧道燃爆事故共致31死9失踪(图)
  • 公安部公布十大危险路段 建设设计单位也应吸取教训
  • 名扬松花江--记中铁十三局集团四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常亮
  •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通车不足一年垮塌(图)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杭州湾“二桥”嘉绍大桥开建
  • “蝴蝶”高架翩翩起舞
  • “大盾构要钻进外滩肚子了”
  • 好风借力上青云 雄师气慨更无前
  • “盘”得资金2000亿,赢来市政大发展
  • 彩霞映“劲竹”
  • “建管”英豪持彩梭,织得大地赛锦绣
  • 让“迎宾大道”畅通四方
  • 率先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60189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