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起,本报开辟“心系都江堰 共建新家园———来自上海援建都江堰一线的报道”栏目,定期刊登本报记者开展“办公到基层”活动,从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指挥部发回的现场报道,展现上海援建者与灾区人民一道积极建设新家园、新生活的精神风貌,以纪念即将到来的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蜀道难,有多难?
25日一早,记者跟随上海援建蒲虹公路项目经理部副经理敖志勇,从都江堰市郊的蒲阳镇出发,驾车探访正在修建中的被称为“都江堰生命之路”的蒲虹公路(蒲阳镇———虹口乡)。越野车在崎岖的山道上蜿蜒前行,一侧是可能不时有碎石滚落的山壁,另一侧是数百米高的悬崖,发动机因轮胎陷入淤泥发出阵阵鸣吼。随行的上海施工员洪喜祥指着一个不起眼的路口,对记者讲述曾经的惊险一幕:“那次一个不小心,整个车都从这里飞了出去!幸好前面有一块大石头挡住才捡回一条命。干了这么多年工程,从没见过这么难修的路!”
蒲虹公路有多难修?这条全长23.804公里、双向两车道的三级公路,绝大部分都位于山岭重丘区。山高、谷深、坡陡,最高处还要翻越海拔1450米的卡子垭口,可谓步步艰险。
蒲虹公路有多重要?“5·12”地震后,原有的两条经由紫坪铺和向峨乡通往虹口乡的公路同时中断。后虽抢通,但仍时有崩塌发生。一度是成都人避暑胜地的虹口乡有成为交通孤岛的危险,重新开辟一条相对安全、快捷的道路势在必行。
为了早日修通蒲虹公路,施工设计总承包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工程监理单位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派出80多人管理队伍,与700多名作业工人一起,从去年11月13日开始大会战。这些筑路工人,虽然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当地老百姓亲切地叫他们“上海来的800壮士”。
“为了又好又快完成任务,我们采取了将整条公路分为5个区段,同时开工的作业方式。其中,部分工段的施工位置在山中,无路无水无电,条件确实十分艰苦!”公路建设常务副指挥长崔纯纯向记者介绍说。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中铁二十四局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向每个工段派出一名施工员和一名技术员,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则同时派出一名监理。这些管理人员与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区,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常常一个星期才能下山洗一次澡。“位于公路中部的三工区交通最为不便,蔬菜需要派人步行翻山越岭几十公里才能送进去,可至今没有出现一个‘逃兵’。”敖志勇自豪地介绍。
机器用电和清洁的饮用水是保证工程进度的先决条件。可蒲虹公路除了起止点紧靠乡镇有电力供应外,其余路段均无电可用,再加上大部分路段都在陡峭的山坡上,水源更是无处寻找。“为了保证用电,我们配备了几十台发电机,通过各种办法运送进山。至于饮水问题,前期采取水车每天运水上山的方式,现在则利用多级水泵分级提灌。此外,为确保材料供应不断档,我们还自己建了一个材料场,有效解决了震后建筑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困难。”项目支部书记朱正平告诉记者。
离家千里,最难解思乡情。朱正平和洪喜祥在去年地震之后就被派往甘肃文县进行板房搭建工作,尔后又来到都江堰。“出来这么久,家里怎么办?”
当记者问起他们,他俩的回答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们是受上海人民委托,为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相信亲人们能够理解。”寂寞的业余时间,乒乓球和篮球成了难得的消遣。“在指挥部,即使是总指挥的宿舍里也没有一台电视机。只有保证每天的休息时间,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去。”朱正平向记者解释。
采访当天天气晴朗,各个工区全线开工,现场气氛热火朝天。蒲虹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邓宇胜告诉记者,都江堰多雨少日,为按时完成工程,一旦遇到晴天,每个援建者都会通宵达旦赶工期:“要说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这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只要一下雨,地面立刻泥泞不堪,运送建筑材料的重型卡车根本无法行驶。所以每个晴天,都是我们的‘奋斗日’,经常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
为了灾区的快速重建,上海“800壮士”就是这样每天用脚步丈量着整条蒲虹公路,将智慧和汗水挥洒在不断延伸的路面上…… (本报都江堰4月27日专电)
本报特派记者 朱晨
TAG: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