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产业、环保、旅游、科技创新、社会事务等领域同时锁定
本报讯(记者/刘三琴黄琪晨)继深莞惠、珠中江合作框架协议揭盅后,志在打造我国最具竞争力区域的广佛肇战略合作该怎么走?今日上午在肇庆举行的《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将给出解答。昨日,三市党政代表团首次聚首肇庆,并就交通对接、双转移等课题进行调研考察。
三市党政领导昨首次聚首肇庆
昨日,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元和,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云贤,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覃卫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浩明,广佛肇三市党政领导人一起在肇庆上工地、走企业、进学校,成为三地结盟的一个历史性标注。
肇庆的另一个历史性见证将是今日举行的《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
然而记者留意到,在肇庆人看来,此次聚首以及选址肇庆签约的安排背后的意义非同寻常。“我想这是党政层面真正强势联合推进的外在表现,广佛热情握手肇庆。与佛肇一起去广州签约完全不一样。”一位肇庆市委官员解读道。
佛山市长陈云贤认为,签约地选择肇庆是大家一致及最合适的选择。
从北江特大桥、肇庆高新区、亚铝到金淘工业园、北新建材有限公司、肇庆科技学院高要校区等,三市党政代表团一整日的考察马不停蹄。“工程最快什么时候能竣工?”“企业目前出口形势怎样了?”“广佛接收学生就业情况如何?”关切的询问一路不断。
“佛企转移肇庆更多是市场推动”
肇庆科技学院高要校区三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广佛肇占45%、肇庆高新园区六成多企业来自广佛地区……这些信息令不少人感到吃惊。
另有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目前为止,肇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企业863家,投资总额664.4亿元,其中广州、佛山转移项目所占的比例较大。2008年,全市新引进工业项目185宗,总投资217亿元。其中有近八成来自广州、佛山等地。而且这些转移过来的企业,大多都在规模、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转型升级。
对此,陈云贤笑言,佛山企业在肇庆的“扎堆”现象,主要得益于两地天然的地缘优势、两地干部交流的结合等,佛山企业转移到肇庆更多是市场力量的推动,不像佛山的“双转移”对口城市即清远、云浮,有更多行政力量的助推。“肇庆对于佛山来说,最大互补性合作之一是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尊重市场调配与企业选择。”
事实上,《协议》的签订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广佛肇经济圈从市场自发走到了政府自觉。
广佛同城的概念于2003年首次提出。同年,肇庆提出“向东看,往东赶”,肇庆之东,就是广佛。
2009年3月30日,在珠三角合作(肇庆)现场会上,省委书记汪洋亮出“广佛肇经济圈”概念,并提出以广佛同城带动肇庆,打造广佛肇经济圈。“广佛肇经济圈”概念的提出,使地域相连、产业相融、人缘相亲的三个城市经济合作被正式提到决策层面。
在4月17日举行的广佛肇经济发展论坛上,三地碰撞“火花”:构建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的一个重点是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部分产业布局可以通盘来考虑以及构建一小时城市生活圈等。
此后,肇庆市党政考察团广佛行以及三方各层面加紧协商,使三市合作路线图愈见清晰。
交通对接最迫切
在北江特大桥施工现场,曾在本报主办的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论坛上大胆提出六大建议的肇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惠祥抓住机会抛出自己的设想:“能否建设一条广佛肇快速干道,对接广州的华南快速三期、佛山一环?”这一设想也引起关注。
刘惠祥的设想背后是一个共识:广佛肇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被认为迫在眉睫。陈云贤受访时表示,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率先突破口将优先于产业合作,现在广佛肇三地已经对此开展相关规划。广佛肇轻轨下半年动工再次被提及。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协议》已将交通对接列为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涉及城际高快速路与市政道路网、以及广佛肇各区域与战略性基础设施交通对接等。“与长三角对比,我们的高速公路建设相当滞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
另据悉,除交通领域外,《协议》还锁定了规划、产业、环保、旅游、科技创新、社会事务六大重点领域。
TAG: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