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邯郸记者 陈正
邯郸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锐意改革、仗义豪侠、宽容大度……体现着古赵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邯郸人,只有继承、消化、吸收之后,才谈得上发展、创新。毛泽东曾预言:“邯郸是要复兴的。”当前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经历着复兴之变。
■“赵都+绿网”复兴城市特色
邯郸人提起自己的城市都有一股天然的自豪感,然而多年来这座城市的发展倚重“黑色经济”工业模式,城市污染一直为市民诟病。
为甩掉生态环境的“黑包袱”,邯郸老工业区复兴区拿出了一整套的大变样方案。2010年,昔日尘土飞扬、污染严重的废渣场将实现“渣山变绿洲”童话般的转身。2018年全区城区绿化覆盖率实现48.66%以上,绿地率39.96%以上,森林覆盖率26.58%以上。
按照“赵都+绿网”、“绿化+文化”的总体规划要求,邯郸市将保持和发展“小游园、行道树、传城河、棋盘路”的城市特色。三年内邯郸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分别提高45%、38%和12平方米以上。
旨在体现“梦文化”的邯郸北湖景区,正在紧张施工中。据景区项目部负责人介绍,北湖景区预计9月底前竣工,并向市民开放。整个“北湖”项目总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邯郸的城郊“四湖”都将陆续亮相,目前南湖、北湖公园已经开建,东湖、西湖正在谋划。“邯郸城区‘五河’(滏阳河、沁河、渚河、输元河、支漳河)穿城而过,这是一个独特的资源优势。”一名参与城市规划的专家对记者说。
■开足马力进行城市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小区改善,五年内基本完成现有建成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邯郸市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安成对记者说。
进入6月,邯郸市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百日攻坚大会战”活动。城市拆迁改造:全面完成578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启动1754栋既有建筑包装整治工作,并全部完成。所有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所有垃圾处理厂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路网工程建设:启动北环路、南环路、滏河大街、光明大街、百家大街、丛台路、广泰路、陵园路、农林路、渚河路等10条城市道路改造工程……
一个个枯燥数字的背后是一座座待攻克的堡垒,身在邯郸的市民明显感受到城市的急速变化。“一天一个样,真不敢相信这是我居住的城市,变化太快了”有市民感慨地说。
■城中村改造速度惊人
早在三年大变样工作开始前,邯郸市的城中村改造就提上了日程。如何改造好城中村,既能破解政府改造成本的难题又能保障村民的最大经济效益?“耒马台”选择了村集体自主改造这种方式,即:村集体“自己拆迁、自己改造、自己建设”。自主改造绕开了开发商,把村庄改造最大利益留在村里,村民认为拆迁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然一致赞成。
位于京珠高速与邯郸市区间的东耒马台村二街、五街,被称为邯郸的“北大门”。可很多来邯的外地人却说,别的城市一下高速路便进城了,邯郸却是一下高速路就进村了。“一夜之间这个局面变了。”自5月9日启动、5月11日截止,3天时间,该村一期8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了邯郸城市建设拆迁史上的“第一速度”。
邯郸县创造了14天拆除11万平方米的“汉霸庄速度”,经济开发区创造了3天拆除8万平方米的“耒马台”速度,邯山区创造了7天拆除主城区内8栋住宅楼的“红房子速度”,邯郸的拆迁变样在以一种让市民惊叹的速度高速运转着。
■畅通路网提高城市活力
据一项路况检测数据显示,目前,邯郸市国省干线公路正进入“高速破损期”,特别是随着邯郸市运输经济迅猛发展,“公路等级偏低”、“路况较差”矛盾已十分突出。而因为收费站众多,邯郸被大家戏称为“围城”,即被收费站包围的城市。
邯郸市交通局局长崔建国表示,该市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进程已经全面提速。2008年共投资2.2亿元,完成了3条国道、9条省道18个项目约200公里公路的大中修改造。三年时间,计划打捆改造干线500公里,加固桥梁48座,使干线路网全部达到优良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
2008年1月9日,邯郸市政府第64次常务会通过了撤销环城路收费站的决定,马庄收费站、林村收费站、南北两个高速公路代收站撤销。
2009年4月30日零时起,取消邯郸市境内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共涉及4个收费站点。涉左公路收费站、磁左线磁左收费站、磁峰线西固义收费站、临大线大名收费站。
“今后邯郸市将严格控制收费公路数量。”崔建国坚定地告诉记者,邯郸市交通局近期重点推进的18个项目中,国省干线公路不新增收费站。
TAG: 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