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行业资讯 >> 交通新闻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苏通大桥昨日正式通车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8-7-01 15:46  作者: 网友搜集  来源: 新闻晚报  查看: 675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苏通大桥昨日正式通车

  6月30日,汽车行驶在苏通大桥上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30日上午,拥有1088米世界第一跨径的苏通大桥正式通车。这是中国建桥史上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苏州与南通之间,总投资为78.9亿元,于2003年6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整个线路全长32.4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米,由主跨1088米双塔斜拉桥及辅助和引桥组成。据交通部专家组介绍,苏通大桥共创造了四个世界之最。

  苏通长江大桥魅力何在

  拥有1088米世界第一跨径的苏通大桥于6月30日正式建成通车。这个特大型桥梁工程创造了最大主跨等四项世界纪录。

  苏通大桥与刚刚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成一线,在上海与南通、宁波之间架起一条最短的陆路通道,长三角城市群因两座大桥的贯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走廊”。

  创四个“世界第一”

  最大主跨。苏通大桥跨径为1088米,是当今世界跨径最大的斜拉桥。交通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原总工程师凤懋润介绍,在中国建桥史上,第一个意义重大的斜拉桥工程是1991年建成的上海南浦大桥,跨径423米。此后我国相继建成主跨602米的杨浦大桥、主跨648米的南京三桥,以及现在主跨1088米的苏通大桥。在世界建桥史上,此前跨径最大的斜拉桥是日本多多罗大桥,主跨890米。

  最深基础。苏通大桥主墩基础由131根长约120米、直径2.5米至2.8米的群桩组成,承台长114米、宽48米,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是在40米水深以下厚达300米的软土地基上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

  最高塔桥。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最高桥塔为多多罗大桥224米的钢塔,苏通大桥采用高300.4米的混凝土塔,为世界最高桥塔。

  最长拉索。苏通大桥最长拉索长达577米,比日本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

  记者从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获悉,苏通大桥最近被国际桥梁学术会议IBC授予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大奖”。法国诺曼底大桥、希腊瑞昂大桥曾获这一殊荣。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苏通大桥坐落在长江入海口,地质、气候、水文条件复杂,面临抗风、抗震、防船撞、防冲刷等众多考验。大桥设计建设过程中,先后有近70位院士、200多位各界专家参与科研设计工作,开展百余项科研专题攻关,攻克了斜拉桥结构体系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丰硕科技创新成果。

  交通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原总工程师凤懋润说:“300.4米高的桥塔要笔直,设计要求从塔顶到塔底的垂直度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而苏通大桥误差仅为9毫米,如此高的精度体现了高技术含量。”

  苏通大桥在桥塔和钢箱梁桥面之间安装了名为“粘滞阻尼器”的约束装置,让大桥处于动态的半漂浮状态。国际桥梁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介绍,这就像给汽车驾驶员系上了安全带,让大桥在突遇地震、狂风等外力破坏时,桥面钢箱梁不会出现过大位移,保护大桥安全,“这是中国桥梁设计的突破。”

  桥梁的耐久性关系重大,世界上许多桥梁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有的设计寿命100年的桥实际只能使用三四十年,桥梁维护修补费用往往超出建设费用数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伟说,通过苏通大桥的环境和加载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大桥使用寿命超过100年。

  长三角出现新“经济走廊”

  苏通大桥建成后,与不久前刚建成通车的杭州湾大桥连成一线,在上海与南通、宁波之间架起一条最短的陆路通道。

  苏通大桥位于苏州与南通之间;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跨越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慈溪,全长36公里。两座大桥通车前,由于受长江和杭州湾“天堑”阻隔,长三角地区不能和上海直接连通的城市依然徘徊在长三角核心经济圈外。

  两桥通车后,上海至南通车程由以往3个多小时缩短为1小时,上海至宁波的车程缩短了120公里。南通、宁波将跻身上海经济圈,接受上海经济的辐射和产业转移。

  除了投资和旅游效应,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还将长三角沿海港口连成一片。

  专家表示,如果以南京港为原点,一个巨大的扇形港口辐射区将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出现,长三角港口群的腹地范围将变得更加广阔。

  苏通大桥创造10项世界关键技术

  □据新华社电

  6月30日通车的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创造了10项世界建桥史上新的关键施工技术。

  苏通大桥建设现场副总指挥姚蓓介绍说,这10项关键技术内容如下:

  一是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苏通大桥首次采用横桥向限位、纵桥向阻尼约束的方法进行了半漂浮体系的千米级斜拉桥工程实践,成功解决了特大跨径斜拉桥动荷载位移过大,抗风与抗震安全性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

  二是抗风技术。开发了成套抗风减振措施,成功解决了特大跨径斜拉桥抗风安全问题,拓展了斜拉桥空气动力学理论。

  三是抗震技术。通过采用减、隔震和消能措施,成功解决了松、软地层条件下特大跨径桥梁基础抗震安全问题。

  四是临时钢套箱与永久防撞相结合。对施工临时结构钢吊箱进行改造,作为永久防船撞结构。采用这种方案减少钢吊箱水下拆除和浮箱制作安装,提高了吊箱的整体刚度和结构安全性。

  五是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开发了集成PHP泥浆循环系统和悬臂定位导向系统,解决了深水流急环境中软弱地质条件下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技术难题。

  六是永久冲刷防护,创立了冲刷防护工程成套施工工法。降低了施工风险,节约了今后大量工程维护费用,提高了桩基承载力。

  七是300米高塔施工控制技术。创立了高耸结构施工与控制成套施工工法,开发了复杂环境下高耸结构施工追踪棱镜测量方法,成功解决了300米超高混凝土索塔施工与控制技术难题。

  八是斜拉索制作、架设与减振技术。创立了超长斜拉索制作工艺,使斜拉索精确制作长度达到了580米,寿命达到50年。

  九是大节段钢箱梁架设技术。形成了大节段宽幅箱梁制作、架设施工工法。

  十是施工控制技术。成功进行了几何控制法的千米级斜拉桥尝试,形成了千米级斜拉桥钢箱梁制作、运输、架设成套技术和千米级斜拉桥几何控制工法,成功解决了千米级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难题。


Google


TAG: 新闻晚报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成都隧道发生疑似瓦斯爆炸 致22人受伤 一人死亡(图)
  • 【重磅】2014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市政合格标准降为88
  • 湖南路桥“变身”国有独资企业 开启发展新篇章
  • 揭秘“有证一族”:屌丝5年拿3职业证 8年买2套房
  • 晋济高速山西段隧道燃爆事故共致31死9失踪(图)
  • 公安部公布十大危险路段 建设设计单位也应吸取教训
  • 名扬松花江--记中铁十三局集团四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常亮
  •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通车不足一年垮塌(图)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长江隧桥结构贯通
  • 不让高架集装箱再次坠落
  • 西渡至市区缩短半小时
  • 33名“市政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 上海长江大桥显雄姿
  • 停车换乘点将直通高速
  • 长三角打“桥牌”精算四笔账
  • 轨交建设量两年内逾160公里
  • 京沪行程将缩短为5小时
  • “车子跳 上海到”现象 世博会前将得到改观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4001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