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古商城一间“票号”的旧址。怀化洪江古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古商城之一。图/新华社)
红网10月27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储文静)怀化,从何而来?
古语云:“蛮夷之地,怀柔教化。”传说,这就是“怀化”名字的由来。
20年前,《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称,怀化,是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
现在,怀化撤地设市整整十年,他们说,要在黔滇门户、原始生态的基础上,建成现代宜居城市。
怀化,原本只是一个四五千人的小镇——榆树湾。1981年,黔阳地区更名怀化地区,1997年11月,怀化撤地设市,翻开城市快速发展的崭新一页。10年来,这座号称“湖南西大门”的小城,散发着越来越独特的魅力。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怀化,触摸这个城市辉煌的十年。
穿越古文化的新风情
“怀化是古建筑的博物馆。”怀化市委书记李亿龙向客人介绍怀化时,一定会骄傲地加上这句话。
此言不虚。在这块土地上,保存有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学院龙兴讲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内陆最大妈祖庙”天后宫等一批古建筑精品。以洪江古商城、芷江受降城、黔阳古城、龙溪古镇、荆坪古村、高椅古民居、通道古侗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中连片的古城古镇古村,彰显着独特的气质。
连日来,记者流连于这些古老巷道:黔阳古城里的楼阁和碑刻充盈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风骨;洪江古商城内钱庄、镖局和青楼演绎着“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的传奇;会同高椅古村里梅花状分布的祠堂、水井、学馆是我国一部民居村落发展的“建筑史书”;通道皇都侗文化村的拦门酒、打油茶和合拢宴让人领略到最为完整醇厚的民俗风情。
据不完全统计,怀化市目前已发现保存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有30多处,无论数量,还是特色和多样性上,均属全国罕见。这些“古”文化,如今成为怀化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只是火车拖来的城市
20多年前,《人民日报》刊出的一篇报道,为怀化打了个大广告。从此,“火车拖来的城市”成为这座小城独有的美誉。
其实,自古以来,怀化就是交通要塞。它是湘鄂渝黔桂接边的区域中心,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美誉。1970年代,湘黔、焦柳铁路在此交汇,更使怀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
进入21世纪,渝怀铁路建成,芷江机场复航,沪昆、杭瑞、包茂三条高速公路通车,使怀化成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和西南商贸物流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目前,该市的商贸物流辐射能力,已达湘、桂、黔、渝、鄂五省(市、区)的140多个县。
“我们打的就是‘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张牌!我们相信,凭着日新月异的交通区位优势,怀化能在商贸物流上做出新文章!”李亿龙介绍,娄怀高速、怀邵衡铁路将陆续开工,芷江机场也将扩建并增加航线,有望成为我省第二大民用航空机场。
从原始生态到宜居城市
山川秀美、天蓝水清,怀化一直是一个生态城市。据说,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为数不多能看清楚的几块绿地,其中就包括怀化。但是,在很多人眼里,“生态”一词意味着原始和落后,怀化作为一个年轻的山区城市,城市建设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一直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确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建市十年来,怀化领导班子一直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怀化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易鹏飞介绍,近几年,怀化新建了一批路桥,亮化改造了数条主次干道和46条背街小巷;启动了一批城市环保工程,城市供排水、公交、环卫等基础设施都有较大改善。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怀化城区城市功能不断增强,路网结构逐步完善、城市骨架全面拉开、城市品位稳步提升。
李亿龙透露,再通过10多年努力,怀化有望建成一个人口达100万的中等城市。
稿源:红网TAG: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