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在建越江通道一览
2010年底建成
■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双塔双索面双层公路斜拉桥
■上层双向8车道;下层双向6车道
■建成后从浦东机场经A15高速公路可一直延伸到浙江嘉兴、湖州地区
世博会前建成
■黄浦江上首座公路与轨道交通共体的双层桥
■国内跨度最大公轨双层斜拉桥
■上层双向4车道;下层为轨交5号线延伸预留空间
■建成后将结束奉贤无轨道交通的历史
世博会前建成
■全长1.65公里,其中主桥长440米
■桥面为双向4车道
■将成为松江和金山的交通枢纽
来自浙江湖州的丰女士至今还记得,20年前初来上海求学时,长途汽车一路颠簸5小时,再换乘2辆公交车才能到达复旦大学。如今,早已扎根沪上的她,周末带上家人驾车从上海市区出发,上A9沪青平高速接沪苏浙皖高速,1小时45分钟便到老家。
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和长三角十多个城市的“三小时交通圈”已初步构建;放眼申城,7条越江隧道悄然竞渡,5条轨道交通日夜延伸,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全力推进的各项惠民工程,将使上海市民和八方来客“行更畅”。
“希望之路”织就发达网络
1988年10月31日,我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通车时,“高速公路”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此后,高速公路所到之处,人流物流频繁涌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处处显现生机盎然的“黄金效应”,高速公路也因此被称为“黄金之路”、“希望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根据“153060”高速公路网规划,上海相继建成了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A8)等15条(段)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650公里。
以高速公路为主要载体,上海全力对接苏浙两地,推进长江三角洲交通一体化驶上“快车道”。分别于1996年、1998年竣工的沪宁高速和沪杭高速,率先将两省一市的高速公路连通。2002年竣工的杭浦莘奉金段高速公路竣工,形成了上海与浙江的沿海大通道;2004年通车的嘉金高速一期通车,宣告上海与江苏的沿江大通道也正式建成。
来自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的消息,目前上海“十一五”规划中与浙江相连的4条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莘奉金、沪杭、亭枫3条,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段(A15)在建;
与江苏相连的6条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沪宁、嘉浏、沪青平3条,沪苏(A16)、沪崇启(A14)在建或将建,沪宜高速(A13)正在前期论证之中。截至2008年,上海对外干线公路已达18条,其中到江苏的有12条通道、56车道;到浙江的6条通道、24车道。
与硬件对接同步的,还有相应的软件。去年年底,上海市与江苏省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同步开通试运行,等到明年,长三角省际高速公路与主要干线不仅能实现联网收费,还可以在收费站“不用停车、刷卡通过”。
“3小时交通圈”初显同城效应
除了日渐发达的公路网络,借助不断升级的铁路系统和航运系统,长三角地区居民无论是选择汽车、火车抑或飞机,都能感受着“同城效应”带来的便利。
随着时速达到200公里至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的大量开行,人们乘坐动车组列车从上海到长三角各大城市,行程已大多在2个小时内,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基本实现“列车公交化”。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等,将长三角地区带入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打造“1小时交通圈”。而集京沪高铁、虹桥机场西航站楼、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施工进入冲刺,更将为上海和各地人流、物流交汇往来,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1999年10月,浦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使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两个民用机场的城市。如今,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为首的五大枢纽机场布局模式。与上海通航的国际和地区城市已由1998年的39个增加到目前的111个,国际和地区航空公司由1998年的24家增加到目前的51家。
今年3月,随着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加大了集疏运体系的建设。推动海铁联运、江海直达和水水中转,成为其中的重头戏。目前,上海不仅正按照长三角内河高等级集装箱航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要求,重点推进赵家沟,大芦线一期、 二期,苏申外港线、杭申线、黄浦江等航道整治工程和配套内河集装箱港区建设,形成与苏浙对接的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还正进一步完善公路路网系统,优化陆上运输。
市域交通着力公交优先
工作在外滩附近的施先生几年前落户浦东长岛路一新建住宅小区时,每次转2辆公交车上下班,单程1.5小时的拥堵路程,让他感觉十分不便。2007年,轨道交通6号线开通后,施先生乘坐6号线换乘2号线,45分钟左右便到单位。年底前,黄浦江上又将有4条隧道建成通车,往来浦江两岸将更方便。
1992年以来,上海先后建成了内环线高架、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和 “三纵三横”等主干道,基本形成南北相通、浦东浦西相连、高架地面相接的快速道路网络框架。
1990年1月,国务院批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宣告上海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已经形成了8条线、250公里运营里程、170座车站、最高客流量达431万人次的线网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规划到2012年,全市将形成总长度达51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日均可承担约800万人次的客流量,占到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40%左右。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黄浦江底,我国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越江公路隧道———打浦路隧道,正接受全封闭改造,老隧道的西侧,还在实施打浦路复线隧道的建设。据上海市城投总公司介绍,年内,新建路、人民路、西藏路、打浦路隧道(复线)等4条越江隧道将陆续建成通车,而连接徐汇区和浦东新区的龙耀路隧道,将于明年上海世博会前建成。
黄浦江上,位于奉浦大桥与徐浦大桥之间的闵浦大桥,历时四年建设已正式合龙;首座公路和轨道交通两用桥闵浦二桥,明年贯通后有望结束奉贤区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黄浦江上第十座大桥松浦三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前可竣工。
本报首席记者 张奕
TAG: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