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揭阳(惠来)2000万吨/年炼油项目落户粤东,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巨头已经悉数进军广东,我省沿海石化产业带的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也为粤东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打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引擎。
记者从昨日在京举行的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获悉,广东将支持中石油在揭阳市(惠来)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项目,计划投资550亿元,力争在2010年开工建设。
三大巨头三足鼎立中石油填补东南沿海空白
“三大石油巨头都进驻广东建立基地公司,这样供油渠道比较多元化,对于保障广东的能源安全是很有利的。”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揭阳(惠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是中石油炼油项目的选址所在地。该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赵锡浩告诉记者,除了一期炼油工程规模为2000万吨/年之外,二期工程还将新增产能2000万吨/年,以及百万吨级乙烯项目。
事实上,在中石油之前,国内另两大石油化工巨头中石化和中海油已在华南地区完成布局。
目前,中海油在我省已建成炼油能力1200万吨的惠州项目,投资额近200亿元,将于3月底投产。二期扩建工作已开始筹备,炼油能力将扩大到2200万吨/年。中海油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傅成玉“两会”期间在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座谈时表示,目前中海油在广东的投资已经超过1200亿元,未来五年将超过3000亿元,预计纳税超过800亿元。近期中海油公司将积极参与《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快惠州炼化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打造特大型石化产业基地。
中石化在广东拥有炼油能力过千万吨的茂名石化,下一步还将扩建至2550万吨,茂名炼油扩建项目纳入刚公布的“广东新十大工程”,待工程2011年完成后,每年至少新增产值超500亿元和税金100多亿元。
行业专家指出,东南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发达,原油需求量非常大。中石油在这里却没有上规模的大炼厂,从北方运油过来成本又太高。“揭阳项目建成后,能填补中石油在东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的空白。”
东西两翼合理布局根治“油荒”顽疾
李妙娟指出,随着揭阳(惠来)2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落户,我省包括茂名、湛江、惠州、揭阳等地在内的沿海石化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定局。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石化业列为重点发展、加快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之一。《纲要》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将“集约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依托条件较好的现有企业,高标准建设2—3个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随着中石油2000万吨炼油项目落子揭阳,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基本完成。从布局上来说,目前我省炼油基地集中在粤西的湛江、茂名,中科合资炼化一体建设也在推进当中。现在在粤东有了这个大炼油项目,改变了粤东缺乏重大产业龙头项目的格局,东西两翼相对平衡,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李妙娟说。
李妙娟告诉记者,我省每年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的消费量是2300万吨,截至去年年底,广东省内炼油企业生产能力是3200万吨,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需销往西南地区,大概有六成以上仍需通过北油南运或进口来解决。一旦运输受阻,“油荒”就有可能发生。
她说,我省成品油消费主要在珠三角,生产基地布局在东西两翼,除了满足本省需要之外,粤西可部分供给西南,粤东进一步发展也可通过海港出口。
“揭阳这个项目投产以后,建设周期大概为3到4年,东西两翼的产能加起来基本能满足广东成品油供应,能对广东成品油工业起到安全保障作用。”李妙娟说。
重大项目带动粤东腾飞精明企业家瞅准商机
“粤东地区历来没有重大项目带动,一直是个遗憾。现在这次终于可以弥补,对粤东绝对是个很好的机会。”李妙娟说,中石油的大项目投产以后,税收将会达到100亿元左右,对于带动粤东地区经济腾飞,意义非常重大。
这次的中石油项目为何偏偏落子在惠来?
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惠来县拥有109公里的海岸线,沿海岸线岸基向海洋延伸2.5公里可建设30万吨级原油专用码头,深汕高速公路和开工建设的厦深铁路穿越全境,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大南海石化工业园炼油厂址濒临南海,地貌以疏残林和沙地为主,地质坚实,不占良田,只有少量移民和拆迁,是建设炼油项目的理想宝地。”陈弘平表示,这个项目是实施区域协作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解决广东省能源供应的“瓶颈”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对于推动惠来、揭阳乃至粤东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可以说,中国石油在揭阳地区的炼化项目动工建设之日,就是揭阳经济腾飞之时。”陈弘平高兴地说。
高兴的不止是当地政府。
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林楷是来自揭阳的全国人大代表。他说:“签订这个中石油的炼厂合同,是揭阳人民的大喜事!对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
李林楷说,广东榕泰作为粤东唯一的化工类上市公司,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做好准备,在石油下游产业发挥更大作用。“无论如何,形成一个龙头产业,对相关产业都是一个很大的带动,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
本报特派记者吴哲胡键
后方联动记者陈韩晖陈作成
特约通讯员林少敏
TAG: 南方日报